本文探讨了AI和机器学习对数据中心的影响,强调了可持续性、规模和灵活性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需要重新评估策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和环境要求。
数据中心是许多技术创新的基石,如今它们面临的不仅是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基本使命,更需要具备更多敏捷性、创新性和协作能力,以推动这一新时代的发展。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蓬勃发展,加上云计算和企业工作负载的持续增长,促使数据中心策略需要重新评估。这些策略需由操作者与客户共同设计,而不仅仅是基于地理位置、电力供应和速度等因素。成功的关键在于前瞻性——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解决客户挑战。
这包括在大规模部署AI时实现可持续的能源使用,并采用支持快速可扩展AI部署且符合运营需求的设计,同时与提供者、客户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相协调。
重新思考可扩展性:AI对地理位置动态的影响
在技术景观被精心规划以最小化延迟的时代,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整合正在改变优先级。与延迟敏感的工作负载不同,这些高级工作负载挑战了传统定义最优数据中心位置的原则。
结果是对理想数据中心位置的重新考量,其中对200-500MW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数据中心越来越青睐。
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从以最小化延迟为核心的关注点的重大偏离。相反,它强调了一个全面的方法,这种方法认识到AI/ML整合的动态变化。
向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转型并非仅仅因为这些工作负载对延迟不敏感;而是出于对这些运算中非线性成本关系的认识;更大的数据中心可以更轻松地实现更高的效率,从而支持客户的需求。
这种大胆的举措挑战了行业长期遵循的模式,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论点:相比地理位置,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带来更高效和可持续的结果。
可持续性成为关键组成部分
数据中心对可持续性的承诺得到了行业的认可。能源效率在数据中心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向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转型必须与减少环境影响的目标无缝衔接。这些数据中心采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实现高效和环境意识并重的重要一环。
尽管从客户角度来看,电力、水源和连接性依然是必要的基础设施要求,这些要求不会改变。数据中心提供商需要不断创新以降低功耗效值(PUE)和水耗效值(WUE),从而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仅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并通过专用太阳能和风能设施提供电力的数据中心是关键举措。
在这一新时代,行业还特别关注数据中心对本地社区的影响。这包括致力于建设与当地环境和谐一致的设施,以及减少数据中心建筑对外观的负面影响。
设计上的灵活性:适应动态环境
在数据中心技术快速演变的过程中,实现“AI成熟”不仅涉及技术能力,还要求数据中心提供商能够主动与需要AI成熟基础设施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不仅是互利互惠的关系,更是构建灵活且高度定制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以无缝融入快速发展的技术生态系统。
突破标签: next-generation数据中心的涌现
显然,AI正在改变数据中心的需求,并引发了关于下一代数据中心名称的讨论——Hyperscale 2.0、Megascale、Gigascale以及其他选项也在考虑之中。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术语,一个共同的挑战依然存在:满足这些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欧洲 hyperscale 设施在应对快速增长的AI市场方面面临局限,而大规模数据中心可能正是答案。
边缘计算:确保连通性和延迟敏感性
在大规模数据中心之外,边缘计算的角色依然重要。随着企业采用 AI/ML 策略,对边缘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个完整的 AI 解决方案需要与业务系统的各个部分保持连通。虽然核心语言模型和推理模型可能位于大规模数据中心,但边缘解决方案在城市范围内仍然是必要的,以确保完全集成。
对于延迟敏感的应用(如现场直播),边缘计算依然不可或缺。此外,对于某些公司来说,边缘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成本效益的必要选择。例如,通过本地边缘数据中心提供的内容分发网络,iPhone 的 iOS 更新可以无缝升级,无需在每个国家都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
创新之路
随着我们应对这些变革趋势,一个清晰的事实变得愈发明显——数据中心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AI/ML 工作负载的集成、可扩展性重新定义以及大规模 AI 熟悉的策略性发展共同标志着数据中心故事的新篇章。这些趋势不仅关乎满足需求,更关乎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数据驱动的未来,这个未来既高效又可持续。
作为提供者,需要持续致力于构建能够支撑不断增长的数据驱动数字经济的数据中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信息和应用。AI 市场的增长(Statista 预测,2024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将达到 3059 亿美元,年增长率预计为15.83%,到2030年将扩大至7388亿美元)为提供者提供了进一步探索设计、建设和运营创新的机遇,重新定义数据中心行业的可能性,同时确保对运营优秀性和可持续性的承诺。